事件&趋势|年终盘点中国跨境电商十大事件

2016-01-03 高见学社 高见学社 高见学社
高见学社 | 职场商务人士O2O再学习平台

2015年即将过去,2016年即将来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总结过去,放眼未来,总是有必要的。让我们回顾一下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到底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将蕴藏哪些发展趋势,对我们又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一.阿里巴巴正式开启全球化 马云欲图打造eWTO


在中国谈电商,阿里巴巴上头条不是新闻。哪天阿里巴巴没上头条才是新闻。今年阿里巴巴正式迈向全球化,向着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的目标迈进。为此,阿里巴巴把总部从杭州搬迁到北京。而马云更是豪言打造eWTO,建立全球电商新秩序。我们暂且对马云的豪言壮语不做评价,但是可以看得出这也是阿里巴巴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走的一步棋。阿里巴巴基本搞定国内市场,除了移动商务被微信强势干扰外,依然是国内占据绝对优势的电商平台。但与此同时,假货,垄断,扰乱市场,不赚钱等负面消息和评价开始不断出现。总的来说,阿里巴巴在国内已经基本上处于守势。因此,走出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阿里巴巴基本上主导了中国跨境电商,而跨境电商是阿里巴巴三大战略布局之一。阿里巴巴今年在跨境电商方面大动作不断,强势出击。在进口方向,天猫国际强势整合国内外行业资源,跑马圈地,从零售,批发,到物流等各个方面,继续领引进口电商行业,无人能敌;在出口方向上,速卖通一路狂飙,发展迅猛。速卖通开始转型B2C,类似于淘宝向天猫的转变与进化。但是成功与否,还要看是否受到传统外贸企业的追捧。


二.跨境电商迎来国际新秩序 中国签订首个跨境电商双边协定


这几年来,国际经济秩序发生了重大变化。亚太崛起,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中国又是亚太经济的火车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美国主导的TPP协议签署,中韩,中澳等自由贸易区的签订都预示着中国跨境电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不断增强的中国经济实力,让中国跨境电商面临更好的竞争格局。从进口方向看,中韩,中澳等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一带一路战略,都会加速中外经济融合和区域经济发展。从基础设施开始,到商品交易,再到人文交流,中国进口电商将会有更丰富的资源,商品和品牌,从商品贸易到服务贸易,从消费品到矿产资源,中国进口电商将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从出口方向上看,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将结合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把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输出到沿线国家,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中国出口跨境电商面临更多发展新机遇。


另外,通过点对点的突破,发挥蚂蚁雄兵的威力,中国跨境电商是打破TPP壁垒,应对TPP的有效手段,也是拥有全球贸易规则话语权的最佳策略。总之,中国跨境电商利用好目前有利态势,先人一步,积极布局,争取在未来世界eWTO中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三.政府在行动 八大跨境电商改革试点城市确定


10月22号,天津市作为第八个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正式获批。这是继上海,重庆,杭州,宁波,广州,郑州,深圳之后的第八个,也是最后一个。这些试点主要是通过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来实现的。为了配合这些改革试点顺利进行,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都陆续推出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指导文件。如56号文,57号文等等。


从出口方向上,政府主要目的是想让跨境电商阳光化,能够享受正常的收汇,退税以及其它的优惠政策。为此,要改变海关,商检等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需要建立适应新贸易方式的信息监管平台和服务平台,需要规范相关企业的业务与流程等等。


从进口方向看,政府最终目的是想把无孔不入的海淘纳入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既能保证普通消费者的基本需要,又要保证现有的海关制度不能被冲击破坏。因为海淘不可能完全取缔,只能疏导与规范监管,与此同时,又要防止偷税漏税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又要继续发挥海关既有的保护和调整国内经济的防护堤作用。


目前保税备货模式合法性依然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如果园区的企业非要到国外注册公司并纳税,如果不能杜绝中间商赚钱差价,那么真正的跨境电商改革试点就没有完全达到政府当初的预期目标。


除了中央政府为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不断推出政策之外,各地政府都在纷纷响应,推出各种项目和优惠政策。其中郑州,广州和杭州的力度最大,最保守的说上海。比如,浙江推出60个海外公共仓计划,山东也出台相应计划跟进。太多的案例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四传统经济拥抱跨境电商


11月4日晚,步步高、家家悦、天虹、美特好、兴隆大家庭、上海城市超市、尚品汇、庆客隆等数十家国内知名零售企业齐聚武汉,共同宣布成立全球联采众筹平台。而在10月30日,友阿股份、大商集团、王府井百货、翠微股份、世纪金花、长春欧亚、天虹、广州友谊、广百股份、天河城百货、银泰西选、贵州星力、南宁百货、顺客隆等零售百货大佬刚刚在长沙的中国零售跨境电商联盟(以下简称海盟)筹备大会暨商业领袖圆桌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零售跨境电商联盟(海盟)成立宣言》。这些传统零售大佬将依托自身多年积累的口碑、品牌商资源以及线下门店优势,以O2O为突破口,将极大地改变中国跨境电商的格局。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新的变数。


虽然以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聚美优品,唯品会,洋码头,小红书,蜜伢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商风头正劲,占据各大新闻媒体头版头条。但是不要忘了,国内电商渗透率只有10%,也就是说,还有90%的线下实体市场没有开拓。这也是今年跨境O2O比较热的重要原因。各地跨境电商体验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虽然传统零售大佬反应迟钝,但无论何时,都依然是跨境电商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对于中小进口电商来说,线上阿里巴巴和京东垄断了将近90%市场,线下传统零售渠道又垄断了90%市场,如果只是普通卖货思维,发展空间极其有限。而且争夺的品类主要集中在母婴,美妆等几个有限的日用消费品上。因此今年上演的所谓百淘大战,其实是一个小众市场和小众品类的群殴。只是反映了进口电商行业过热的基本情况。热闹是热闹,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除了传统零售业,东航,中外运,顺丰等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都先后整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在进口方向上,发展迅猛,传统经济和进口电商结合也比较快。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份额的争夺和企业全渠道零售变革进程;但是在出口方向上,让人比较担心。传统企业才刚刚开始。80%企业还没有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中国品牌基本上没有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辨识度很低。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将青黄不接。总不能老是卖便宜货吧?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再到中国智造将是一句空话。



五.跨境电商和微商热恋,云猴跨境购牵手微盟



这两年来,微商发展不要太火!据报道,微商拉动近1000亿消费市场,创造1000多万就业,产生了思阜,韩束,万色城等零售额超10亿的企业,也催生了微盟,有赞,口袋购物等实力服务商,和传统商务不同,微商以人为本,从普通销售渠道开启了微商生态经济。从微店,微平台到微商联盟,再到马上要成立的监管机构,中国微商正在构建一个基于微信的商务生态。目前微商四大创业品类是美妆,大健康,跨境和O2O。


跨境电商+微商,是当下热点中的热点。由于进口商品都是有口碑的品牌,正好可以弥补微商假货泛滥和诚信缺失的缺陷,在加上微商是目前正热的中国移动商务主要形式,所以两者一拍即合,真如干柴烈火。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微商其实是中国移动商务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样是指尖上的斗争,欧美移动商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移动app和移动网站。正如淘宝干掉了国内官网,微商将干掉移动app。这也许就是有中国特色的高度集中的电商生态,和欧美形成鲜明对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微商以销售为目的,而国外更注重品牌塑造和培养消费者社会化购物习惯。


六.进口热过出口:
聚美优品全面转型跨境电商VS兰亭困境


2015年应该说是进口跨境电商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跨境在线零售出口将近400亿美元,而进口将近800亿美元。进口电商表现非常活跃。相比之下,出口跨境电商表现平稳,大卖家今年都有40%以上增长,但更多的中小卖家生存条件恶化。最能反应这一趋势的两个案例就是聚美优品和兰亭集势。


聚美优品自从国内化妆品特卖电商转型跨境电商以来,取得巨大成绩。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跨境电商。占据跨境进口电商半壁江山,实现了13个季度持续盈利。自2014年年底推出的极速免税店业务带来了净营收、订单数和用户数的持续高增长,并使活跃用户数和购买频次均居于历史最高水平。


而一直视为中国跨境电商标杆企业的兰亭集势今年负面消息不断。兰亭2015Q3财报显示已经连续8个季度亏损,同时与供应商之间矛盾不断,大量员工离职等负面消息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兰亭以自营起家,虽然最后开放平台,但是没有成功打造一个渠道品牌,没有获得像速卖通那样的自然流量;另外,兰亭创牌进展缓慢,同质化产品又受到众多大大小小的跨境电商围攻,特别是速卖通今年对兰亭影响非常大。看来兰亭依然在为转型而奋斗。


聚美优品和兰亭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况印证了我以前提出的一个观点,跨境电商最受益的价值最大的就是知名品牌。跨境电商最后争夺的是品牌资源和品牌价值。兰亭的长期低迷与其说是其它原因,不如说是中国品牌的羸弱,导致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显然陈欧从内贸电商转向跨境电商很成功。从以前自己创牌到代言国外知名名牌,哪个轻松不言而喻。更何况知名美妆品牌都在国外。目前聚美优品海外直邮+保税备货,自营+开放,成熟一个品类就独立一个部门,逐渐向其它品类拓展。采用的方法其实和天猫,网易卡拉以及其它电商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利用上市公司的雄厚资金跑马圈地,最终的大决战还没有到来。中小进口电商如果没有小而美的个性化差异,基本都是炮灰。 


七.亚马逊:强力推动跨境电商出口业务


9月,亚马逊宣布结束过去两年的“放羊”状态。“全球开店”团队人数扩张三倍,从原来的十几个人,扩展到50人的规模,还相继建立上海和广州的运营团队。同时,“全球开店”新增加拿大和日本市场,共开放9个国际市场,为中国卖家提供全新的盈利机会。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跨境电商发展进入极速电商时代,开放性集市模式已落后,谁能真正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谁就在跨境电商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如今的电商已经意识到,如果能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高效配送方式,就能够极大地提供客户忠诚度。2014年物流配送能力成为竞争新热点,电商竞争重点开始从网络营销能力向配送能力转变,电商投资策略也开始向物流配送体系和供应链建设倾斜。


八.兰亭集势:高层剧变 新总裁上任5个月离职


9月,跨境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兰亭集势(LightInTheBox)发布高层人事变动:马克·斯塔宾格斯(Mark Stabingas)与昆汀·赛(Quinten Shay)两名高管皆因个人原因离职,在职仅5个月。从2014年1月起,兰亭集势短短半年时间内,已有5位高管相继离职。


兰亭集势总裁和副总裁离职短时间内相继离职,除个人原因外,或有更深层次的业绩因素,在2014年第一季度,兰亭集势业绩下滑,亏损呈扩大之势。加之跨境电商出口竞争愈加激烈,兰亭集势虽有先发优势,但还是会受波及。


九.从平衡车事件看跨境电商规范化问题


日本马桶事件余波尚在,不断发酵的平衡车事件又引起中国外贸行业的关注。从英国一起扭扭车爆炸起火开始,平衡车开始遭受机场禁运,国外商场禁售,各大快递公司限运,到最后亚马逊,wish等多家电商平台强制下架,经销商遭受重大损失。


平衡车事件背后其实反映了跨境电商行业自律和规范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此相关的事件其实很多,比如最近英国表示正在考虑亚马逊和eBay需要对增值税承担责任的可能;还有今年在欧洲多家中国海外仓因为VAT问题被查封。长期以来,跨境电商一直受到逃商检,侵权,逃税等问题的困扰。随着跨境电商规模不断扩大,对各国经济冲击力不断增强,这些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不难预料,未来各国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力度会越来越大,监管条例会越来越细。要想长久稳定发展,跨境电商就需要趁早打消侥幸心理,早日告别灰色地带。


十.跨境电商产业园兴起


谁是中国第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没有人知道。但是众所周知,一夜之间,各地先后涌现出很多跨境电商产业园。2015年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始取代淘宝主导的内贸电商产业园,科技产业园和工业产业园成为一个行业新亮点。虽然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如何去运营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大家都不怀疑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园,达到产业聚集,融合与创新的目的。当然还有很多打着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名义去处理过剩商业地产或者套取政府资金的目的。


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价值不能简单地用销售额和卖家数量来衡量,而是要把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成为一个集平台,货源,仓储,物流为一体的跨境电商聚集生态群落。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园区卖家的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形成价值洼地,产生聚集效应,培育造血功能,产生规模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园区在地方经济当中的孵化器,催化剂和助力器的作用。


从跨境电商到跨境电商产业园意味着中国跨境电商发展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说明跨境电商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开始包含零售商,消费者,物流商,服务商,平台等完整产业链,并形成一个独立成长的生态经济。其次,跨境电商开始从个人创业,企业转型开始向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更高层次发展,开始了行业内和跨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企业,政府以及更多的相关机构开始参与进来。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出现,在全世界上也是头一次,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已经领先世界并最终领引世界。

END

欢迎投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意见建议、投稿、商务合作
邮箱:gj_dyh@sina.com

电话:400-021-0568

1月17日高见学社二期大咖讲堂火热报名中

第二期大咖讲堂我们又会请来哪些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呢?


拟邀嘉宾:孙徐春:锦辉文化董事长

倪建达:钜派集团董事长

丁祖昱:易居中国执行总裁

刘常科:前交大昂立教育董事长

林中:旭辉控股集团董事长

林峰:旭辉控股集团总裁


活动时间:2016年1月17日(周日下午13:30)

主办方:高见学社&翡翠联盟

活动地点:上海市闵行区新龙路1333号万科七宝国际9号楼B1(近中春路口,地铁9号线中春路站7号口出)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大咖讲堂

阅读原文
如果您是本文的原作者,且不希望本站快照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络info@WeDigest.com,以便尽快移除您的文章.